俄羅斯,印象。

P9081343

  • 金碧輝煌。
  • 果然曾經是個帝國。
  • 沒有見識到戰鬥民族,倒是見著許多熊標本。
  • 博物館的收藏也是多的可怕。
  • 而且對人像情有獨鍾。
  • 莫斯科軍樂節很棒,尤其是最後全部樂隊集中時,真壯觀。
  • 但在紅場上搭了看台,期待看到的紅場上的聖巴索教堂明信片景觀就見不著了。
  • 不過聖彼得堡的聖母滴血大教堂更漂亮,馬賽克貼的外牆不管陽光下還黑夜裡都好看。
  • 教堂,教堂,教堂。
  • 民生用品超便宜。
  • 飲食很容易接受,該說,不是太特別。
  • 羅宋湯加酸奶很好喝呢。
  • 莫斯科地鐵站沒有想像中的美,也許是舊了。
  • 一堆金髮碧眼講著捲舌中文的導遊。
  • 大陸團比例很高,是來共產主義起始地朝聖?

新竹,默二。

IMG_2155
清炒香蒜白酒蛤蜊義大利麵 (240)。
蛤蜊圍繞著義大利麵,漂漂亮亮地上桌; 蛤蜊火候剛好,鮮嫩多汁,雖然有幾口有小沙子,暇不掩瑜。

之前至金石堂看書時,習慣把車停在東大陸橋旁小路邊的停車場,許久未經過,突然發現開了餐廳,明亮的落地窗,流行的工業風搭配乾燥植物,開在停車場旁,剛好在市區有個難得的視野空間。

座位分三種,木質溫暖的長桌,但是和其他人沒有空間分隔;四人桌,貼著窗旁,看起來是最棒的位子; 而我們兩人靠牆,鐵質圓桌,椅子只有三腳支撐,不大稳固,而且室內很吵,沒法放鬆。

IMG_2153
奶油起司蘆筍燉飯佐乾煎鮮菇 (240)。
擺盤很漂亮,味道也好;  份量太多,下頭埋著厚厚一層飯。

台北,明星咖啡館。

IMG_2098
羅宋湯 (580 套餐)。
甜菜根、紅白蘿蔔、馬鈴薯、高麗菜和蕃茄熬煮的紅色湯頭,以往吃到的都是以蕃茄酸味為主,這兒的甜菜根讓味道酸甜中和些,滿是蔬菜甜味,牛肉倒是煮到沒太多肉味兒了。
後頭加入酸奶油,有種奶羶味,不會太奇怪,但還是習慣不加時的味道,怪不得服務生建議別太早加,先嘗原味。

湊了個團體辦台北懷舊之旅,行程包含台北郵局撫臺街洋樓中山堂、到西本願寺結束,出發前的中餐也得懷舊,另一個建議是唸書時的回憶: 西門町門卡廸咖啡,而最終選擇是台北城隍廟對面的明星咖啡館

IMG_2094

1949年開業,1989年歇業,2004年再重開,雖然重新裝潢,仍儘量維持當時風格,老式黑體字店招牌,老式桌椅,賣得是當年的俄式口味,不過門前景色當然大不同,多了觀光客來回穿梭,騎樓下擺的是隔壁衣帽店貨架,不大可能再出現擺攤賣書的文藝風景了。

IMG_2100
爐烤沙俄瑪雞肉起司薄餅 (480)。
雞肉絲加起士內餡,薄脆餅皮,味道很棒的蕃茄沾醬,好吃。  不過這道菜現在多半被當作墨西哥菜了。

最後加顆俄羅斯冰淇淋(70),濃厚甜味,紮實程度向土耳其冰淇淋看齊,當年不知是否也有這道,能夠吃上一球,該會笑好久,像我小時候一樣。

新竹,梵泰蔬食。

IMG_2068
酸辣湯 (150), 綠咖哩 (160),炸春捲 (120),泰國香米 (30/人)。
酸辣湯偏酸,也許是之前喝的都是用小蕃茄,而這兒用牛蕃茄,煮爛了溢出酸味,沒加海鮮,沒有濃郁的蝦頭高湯味,變得很清爽。
綠咖哩裡頭是當季正甜的南瓜、馬鈴薯和紅蘿蔔、和第一次吃到,口感脆的有些不搭的泰國小圓茄,雖然沒有肉味,綠咖哩香濃味仍然適合下飯,而泰國香米煮得不錯,潔白發亮。

綜也蔬食回到世界街開店,正趁著熱潮到這兒,發現鄰近不遠處又開了另一家素食,而且是泰式,讓我非常有興趣,而且剛好過完三天沒蔬菜水果的低渣飲食,該補充纖維素。

店小, 6 張兩人小桌,4個人招呼,通常這樣子的特色小店,店家都得有特別的堅持,這兒也是,點餐或上菜時,很認真地介紹,結帳時的笑容也讓人歡喜。

IMG_2069
炒粿條 (120)。
之前不記得有加白糖吃過,攪拌後,粿條間有種黏性,酸酸甜甜地,就算沒有肉,還是很有趣。

新竹,腰果花。

IMG_2055
安格斯牛肉+海鱸魚獅子餐 (880) + 藜麥 (+50)。
低溫烹調的牛肉,切開是漂亮的粉紅色,大約就是煎烤牛排的五分熟顏色再粉些,沒有血水橫流,優雅多了。  肉味甜,肉質柔嫩,筋稍多,有點嚼不爛; 海鱸魚有兩大片,肉質好,份量大方,這兒標榜原味料理,沾醬量都不多,只有鹽和胡椒可加味,對我來說應該反而傷身體吧,哈,因為味道不夠,反而不知不覺沾太多鹽了,超量。
藜麥有種特殊香味,口感鬆鬆散散,像配菜而不是澱粉。

很少到這一區來吃飯,連天燈館都還沒去過,前些時候在環球購物中心內的泰國菜餐廳吃了頓飯,才想著下回經由高速公路回家時,可以再來逛逛,沒想到就宣告結業,之後再到這附近;吃飯的機會應該更少了。

除非是很有特色的餐廳。

這家餐廳在網路上的傳說,達到條件: 年輕新潮,菜單特別。
大熱天過來排位子,在門口旁一張小桌子,在自取的生菜牆外,有些熱,感覺像是在外推的陽台吃飯; 這兒半自助,服務生送完菜,接著調味料、飲水都自個兒來,甚至吃完得端盤子到回收枱,對比兩個人要破千的價位,難以接受,而且位子擺得多,空間不足,好怕會撞到其他客人。

IMG_2052
雞肉蒜飯 (250)。
服務生推薦,點一個雙份肉,再配份蒜飯。  糙米和大量的蒜,咖哩味,加半熟蛋增加黏稠,比較水煮蔬菜和肉類,算是重口味,很適合搭配當主食

高雄,天狗咖哩家。

IMG_2034
牛肉咖哩 (170),蔬菜豬肉味噌湯 (+70套餐)。
菜單上有兩種咖哩,洋葱蕃茄的甜味咖哩和墨魚汁黑色辣味咖哩; 恰好幾天前聽老婆提起大阪船場咖哩的黑色咖哩辣的可怕,選甜味,沒想到 完 全 不 辣,就變成平淡了。
味噌湯出乎意料地好,料多味足,讓人想到<深夜食堂>片頭老闆丟下豬肉片時冒出白煙來,彷彿空氣中滿是香味。

一個人的晚餐,暴雨乍歇,採著拖鞋,出門徒步覓食。  先是巷子內的鐵板燒,滿座; 接著是壽司店,燈光太溫暖,不想進去; 晃著晃著,頭昏眼花前,遇上這家。

咖哩,我喜歡。  長吧台,適合一個人。

菜單上選擇很多,除了咖哩,還有丼飯,甚至馬鈴薯燉肉定食,小小空間竟然能變出這麼多東西來,桌上有著任意取用的白蘿蔔漬物,難得在台灣的日本咖哩飯,有吃得痛快的醬菜,如果還能有顆生雞蛋就更好了。

相比前些時候在台北車站吃的400元套餐,這兒的定價才符合咖哩的庶民風格。

新竹,印度小鎮。

IMG_2027
Chicken Chettinad 闕蒂納德雞 (270),原味烤餅 (50)。
因為名字難唸,所以選這道菜。  看菜單上介紹,是以椰奶為基底,南印度風味的咖哩,選小辣,入口微甜,香味特殊,令人想起念念不忘地新竹另一家印度菜”香料屋”裡紅咖哩蔬菜的美味,而這兒的烤餅更好。
回頭查這道菜的食譜,應該還有洋葱和蕃茄,難怪這溫潤的味道,而 ”Chettinad”這地方更是不俗,由於和錫蘭緬甸的交流,這兒的食物很有特色,”Chicken Chettinad”剛好是道名菜。

一直以來,在新竹印度菜只知道”香料屋”,但自從它離開勝利路後,離家太遠,就難得吃印度咖哩,不過園區印度工程師這麼多,應該不會只有一家專業的印度餐廳,趁著颱風前,試試這家也有幾年歷史的餐廳。

要說道地,沒去過印度,無從分辨,但是這家餐廳除了廚師,連服務人員的印度式英文都比華語來得有模有樣,單這點就增添不少信心,而菜單上洋洋灑灑,樣式似乎比”香料屋”還多,開胃菜、湯、主菜咖哩、甜點、飲料,琳瑯滿目。

IMG_2023
Masala Papad 蔬菜脆餅 (60)。
純脆是習慣在等主菜前先吃這道菜,所以在點完餐最後再要了這道小食,沒想到味道驚喜的好,微溫,淺淺的印度扁豆香味,兩手併用停不下嘴來。

IMG_2025
Beef Sheekh Kebab 牛肉捲 (300)。
忘了土耳其菜系的烤肉類不是自個兒習慣口味,果然偏乾硬,脂肪不夠,沾上綠色醬汁也沒挽救多少,而且牛肉在印度大多數地方是聖物,不該選這個。

另一個美中不足是印式香料奶茶,相較於其他菜色,不夠特別。  快用完餐時,來了一桌應該是園區剛下班的印度工程師,一上桌先來杯芒果酸奶,那才是我應該要選的味道,錯過了,扼腕。

新竹,鐵釜。

IMG_6017
海鮮釜飯 (360)。
菜單上釜飯有四種: 海鮮、星鰻、野菜和當日釜飯,店家推薦第一次來選海鮮,安全牌。  海鮮以貝類為主,搭一些魚肉和蔬菜,味道偏淡,另外給了一小碟明太子和蔥花,拌著吃提味。

晚上的少年街,冬天另一頭還有薑母鴨老店的人潮,夏天就昏暗多了,這家店藏在裡頭,日式小酒館,微黃燈光,沒特別注意,很容易錯過。  店內空間不大,吧台圍著廚房,10來個座位,只有兩人招呼,年輕點的比較健談,負責釜飯和其他菜色,另一位靦腆些的大叔專責燒烤,話不多,專注。

IMG_6013
秋刀魚捲 (100),烤櫛瓜 (不知道多少錢,應該不超過100)。
菜單就一頁,有釜飯、每日替換的燉物、2~3樣小菜,其他就是燒烤。  店家推薦的秋刀魚捲烤出焦香,單純用鹽帶出淺淺的秋刀魚特有腥味,不過我是覺得不夠腥啦,秋刀魚我喜歡吃肚子那層脂肪的濃濃魚腥,才夠味。  櫛瓜簡單烤,香甜。

空間不大,點完餐,直接就在面前煮起飯來,洗米放入釜中,加入高湯和配料,點著酒精,擺上枱,如果在冬天,映著藍色火光,邊聊天,邊喝點小酒,一定滿是暖意。

IMG_6020
鹽燒附骨雞 (200)。
意猶未盡,加點,等了一會兒,一上桌就香氣撲鼻,沒花幾分鐘就吃光。  大叔特別解釋因為帶骨,所以多花些時間,而且只灑鹽,和新竹其他店抹醬的烤法不同,我喜歡烤到焦脆的雞皮和乾淨的味道。

結尾的豬肉味噌湯,同樣精緻,舒服。

台南,福榮小吃.阿瑞意麵。

P6090537
乾意麵 (40),餛飩湯 (35)。
意麵其實有好多種,新竹的細麵條、關廟的久煮不爛白麵條,還有鍋燒意麵的油炸去水麵條等等,我還是第一次吃到台式乾麵是用油炸過的麵條,所以剛上桌時有些驚訝,擔心口感軟,不過加入雞蛋揉出來的麵條,入口頗有咬勁,同桌的歐巴桑一直嘰嘰喳喳說不想吃軟麵條,多慮了。
餛飩湯更得我好感,個頭稍大,肉餡和餛飩皮層疊的緊,比較不會出現餡皮分離,新鮮現包沒有進過冰箱,紮實的肉香味。

大菜市口這一排,是我吃台南小吃的起點,順序從外而內,終於吃到最裡頭這家,不過現在排隊最長的是年輕的杏仁茶薏仁湯,老婆每次都弄錯老是在夏天來找米糕粥的江水號,反而門可羅雀,裝潢也有關係吧,鄭記土魠魚羹仍然感覺簡陋滿是油煙,江水號也仍是幾十年的樣子,比不上新店家旳乾淨文青風。  福榮小吃整理了一半,明亮,牆上貼著大片店家歷史介紹,等菜時可以消磨時間,腰部以下還是老樣子,我坐在市場走道旁,屁股傾斜在高低不平地板上,腦袋則追著天花板旋轉電風扇。

湯裡放的是韭菜粒而不是蔥花呢,這應該也是幾十年的老樣子。

台南,阿鳳浮水虱目魚羹 + 木西米糕。

P6090577
虱目魚羹 (60), 米糕 (30,小)。
魚羹裡還可以咬出魚肉塊口感,紮實的鮮甜味。
米糕的肉燥湯汁放多了,米粒泡在水裡似的,糯米本身的甜味被醬汁味搶走,和酸甜味重的羹湯一起吃,味道更不明顯,但只要是肉燥汁+魚鬆的南部口味,就是讓我滿足的老味道。

台南的虱目魚料理沒話說,吃過虱目魚湯和鹹粥,這家老店的魚羹也很棒。  保安路上小吃攤位空間都不大,一定得擠桌子吃飯,不知道這家店得自己先找位子再排隊,點餐時被問位子哪兒時,心一急,選了攤前”吧台”位,才發覺熱呼呼地桌面燙手,搭著熱天,馬上就大汗淋漓。

幸好羹裡的烏醋惹味,沒影響食慾。

攤位擠也有好處,可以多湊幾樣小吃,隔壁米糕店招牌上也寫著 50 年老店,可是老闆娘操著外省口音呢,在一律閩南語的傳統市街讓人有些驚訝,不過我已經得了失心瘋,再說,能在保安路掛招牌,應該不用太擔心。